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团讯 | 通知公告 | 保山青联 | 创业就业 | 希望工程 | 志愿者 | 青年维权 | 热点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志愿者>>正文
山里娃赴京诵诗沐春风
2020-10-22 11:08  

      10月15日至18日,在“是光”诗歌的创始人康瑜老师的努力争取下,昌宁县漭水镇中小学10名师生参加了由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的公益活动。

  漭水镇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自2017年支教老师康瑜创办了“是光”诗歌后,诗歌教育已成为漭水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小诗人们也同雨后春笋般冒出。10月14日,漭水镇党委政府收到了由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的邀请函,特邀漭水镇中学施应锁等七名小诗人及他们的诗歌老师参加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公益及后续活动。15日早晨,孩子们做了简单准备,怀着万分期待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赶赴北京城。师生一行人抵达北京已是晚上七点,而此时,“是光”诗歌的老师已在机场接机多时。

  16日上午,在“是光”老师的带领下,漭水师生一同赶往北京中山公园中山音乐堂进行彩排,准备参加下午的活动。下午五点半,由中国文史研究馆、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的“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诗词朗诵暨电影鉴赏会”如期举行, “是光”七位小诗人上台合唱《娃娃诗》,还诵读了自己的代表作。小诗人们拘谨中不失大方,淳朴中渗透自信,尤其是在诵读自己的诗作时,更是真情流露,他们的表现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16日上午,小诗人及诗歌老师与字节跳动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孩子们把他们自己的诗作——《大山里的小诗人》一书,送给了叶嘉莹先生和南开大学的张静教授,张静教授对孩子们的诗作大加赞赏,她还给孩子们提出了殷切希望。下午,漭水师生在是光老师及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颐和园,志愿者们详细的给小诗人们介绍了颐和园的各处景点及背后的故事,小诗人们看在眼里,听在心上,对这座“皇家园林博物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时光飞逝,两天的活动很快结束,18日凌晨四点,在北京首都机场,孩子们和“是光”康老师他们依依惜别,师生又将回到学校的正常教学、学习。

  参加活动的师生表示,活动是短暂的,但它却将永远印刻在了心里。此次活动,既传承和弘扬了诗歌文化,让山里的孩子走了出去,认识和了解了世界;又让人们感受到了诗歌给孩子们的正向意义,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乡村教育,更关注乡村教育及乡村发展。

 

关闭窗口

共青团保山市委主办
联系地址: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正阳北路258号市委大院南附楼
邮编:678000
投稿邮箱:tw3136896@163.com
联系电话:2122729

运行管理:共青团保山市委

滇ICP备2023000125号-1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