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下,腾冲市希望工程硕果累累、成绩斐然。据统计,腾冲市共筹集社会各类捐款4518万元;援建希望小学93所;累计资助各类贫困学生10469人次;培训“希望小学”教师140人次;引进实施了“希望心”生命救助计划、“1+X”希望水窖、“微心愿”“希望卫生室”“彩虹桥助学计划”“爱心包裹”“希望高中班”等拓展项目,为贫困乡村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帮扶。
4518万元,爱心在传递
“谢谢你们,我会努力读书,并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这是30年来受资助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一份心意,我们不想让一个孩子因为困难而被挡在大学校门外,因为他们的梦想才刚刚开始!”这是30年来爱心人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希望工程开始的十年,是艰辛的十年。1994年,腾冲首次成立“腾冲县希望工程办公室”,并在县内尝试开展了第一个希望工程活动项目,号召全县在职人员对全县200余名特别贫困小学生进行捐款。2012年推进“1+X”希望水窖,募集资金24万元援建了31口希望水窖,有效解决了1000多名学生和100多户群众饮水难的问题。2015年,腾冲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更名为腾冲市希望公益服务中心。腾冲团市委依托“青基会平台”“彩虹助学计划”“爱心包裹”“希望高中班”“暖冬行动”“成竹基金”“傅立杰基金”等项目筹款618万元。
希望工程在腾冲走过的30年,让无数贫困农村孩子重新燃起希望,成就了一个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爱心捐款从机关到企业,从学校到军营,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从耄耋老人到垂髫稚童,从商界精英到普通工人,从资深学者到中小学生,从海外侨胞到国际友人……人们不分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收入高低,纷纷汇入这个爱心队伍,参与到这项传递温暖和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事业当中,希望工程的品牌日益深入人心,化作全市社会各界的共同行动。截止2022年12月,全市共募集爱心款4518万元。
93所学校,希望在腾飞
希望小学捐建是腾冲希望工程实施时间最长、覆盖青少年最广泛、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助学项目。1997年特殊党费和特殊团费援建了“腾冲县腾越镇永乐村七一希望小学”“腾冲县五合乡联盟村共青希望小学”之后,“中保财险希望小学”“腾冲县华德希望小学”“中保人寿马站希望小学”“人保打云希望小学”“上海新华希望小学”“马帮茶道希望小学”等希望小学先后在腾冲建立。2009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的拍摄汇聚了一群“幸福时光”人,援建了“幸福时光第二希望小学”,之后相继援建了幸福时光三小、五小、七小、八小、十四小。随着近年来农村教育布局调整,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山区校点存在校舍破旧、需要新建或扩建的实际情况,团市委通过摸底调研,并广泛征求教育部门意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同时主动联系爱心企业出资帮扶,截止2022年12月,全市建成93所“希望小学”,逐步满足了农村小学教学和生活需求。
在调研中,团市委发现腾冲市部分学校基础设施薄弱,许多课程因缺乏教学器材和设备无法开设。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团市委以“功能室”建设为载体,援建了“希望厨房”“希望图书室”“希望卫生室”“希望体育园地”“希望微机室”等31个“功能室”,争取资金228万元,受益师生4万余人,惠及群众5万余人,显著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农村教师培训项目,对农村100余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10469人次,命运被改写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缩小和解决好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是新时代赋予希望工程要肩负的使命。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希望工程将资助对象扩大到高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将“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
2006年,腾冲市推出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公益助学行动,对孤儿、特困单亲家庭、家庭成员患有残疾、重大疾病而丧失劳动力的家庭、因受灾严重或其他因素导致特困的家庭进行资助,17年来共帮助3340人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迈入大学校门圆梦大学。在早期募捐活动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张奶奶背一箩筐大白菜在街上摆摊,听到青年志愿者在开展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公益募捐,毫不犹豫地把卖菜仅有的20元钱全部捐到腾冲希望工程办公室。她说:“我们农村孩子读书很不容易,家庭困难的孩子考上大学更是不容易,虽然我捐的钱很少,但是我希望用这微薄的力量给他们最大的鼓励。”
30年来,千千万万的爱心人士的加入,让许多贫困学子安心在书声琅琅的校园学习。截止2022年12月,腾冲市共募集资金1327万元,资助大中小学生10469人次。“从最初的街头巷尾推进募捐,到今天社会各界热情参与,募集金额不断增加,腾冲汇聚爱心、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这是“爱心圆梦大学”公益助学行动发起人汪金耀的亲身体会。
如今,一部分受希望工程捐助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有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的成为工人,有的成为医生……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当中的多人执教于希望小学,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