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启动以来,龙陵县团县委紧扣“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一条工作主线,重点抓好团干部和青少年两个群体,突出“学、讲、榜、做”四个方面,以“入脑入心”为目标,努力推动全县共青团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学”当先,唱好“前奏曲”,创新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团组织不断创新学习形式,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成效,以团支部为单位采用学习座谈、宣讲交流、仪式教育、参观体验等形式,引导团员青年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一是团干部带头学。团县委以村(社区)团组织换届为契机,组织全县乡镇、村(社区)团组织书记130余人到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进行专题学习。二是红色教育现场学。在今年清明、五四期间,全县各级团组织充分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了部分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优秀青年代表到李鑫故居、朱家璧故居、西山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现场体验教学。截至目前,龙陵团县委共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10余次,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让团员青年们对百年党史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三是网络课堂在线学。通过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团中央制作的“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网上主题团课,帮助团员青年深刻掌握党的光辉历史;通过“红领巾心向党 党的故事我来讲”、“党史知识”等线上党史学习作品,让团员青年领学党史,以青年人的视角,营造全县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参与青年大学习达14000人次。
以“讲”为重,唱好“主题曲”,推进团干走上讲台讲好党史故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龙陵共青团进一步深入青年,以“青年之声”讲述党史故事,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青年的心中。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将党史宣讲与“青马工程”培养紧密集合,努力构建全员讲党史的氛围。团县委始终把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团各战线协同联动、持续发力,切实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实效。一是团干部上讲台。各乡镇专(兼)职团干部积极加强对党史理论的深入学习,自身的理论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团组织负责同志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主动上讲台,对辖区团员青年开展党史主题团课以及团支部学习交流活动,为党史学习主题教育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截止目前,“团干部上讲台”共开展60余次,4615人次参加。二是党史故事组团讲。团县委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组建“青年讲师团”。通过下一步的学习培训,让青年讲师走进团支部、走进学生、走进社会,用年轻人自己的语言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红色故事和革命史诗传递到团员青年中。三是党史故事比赛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县各级团组织结合各自特点,在“六一”“五四”期间,以“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为主题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歌唱、演讲比赛活动,在青少年和团员青年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以“榜”为样,唱好“协奏曲”,引领全县团员青年传承红色精神。在全县青年中,开展“两红两优”选树表扬工作,上半年,共受到市级表扬优秀青年11名、集体4个;县级表扬“龙陵县优秀共青团员”“龙陵县优秀共青团干部”“龙陵县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34名个人和25个集体,同时,积极推选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在新的起点凝聚起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书写龙陵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壮丽篇章。
以“做”为本,唱好“奋进曲”,聚焦为民办实事服务好青年。结合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团县委共制定民生实事计划4条,班子成员制定为民办事清单9条,截止目前,民生实事计划已完成2条,正在进行2条;为民办事清单已完成2条,正在进行2条,完成和正在实施的计划、清单切实解决了一部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到推动工作、为民服务上。一是积极暖冬行动。联合爱心企业到龙江乡大汉坝小学开展暖冬行动,为170名学生送去爱心毛毯和保温饭盒,把温暖送到学生心坎上。二是挂钩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积极协调爱心企业为挂钩村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路灯),截止目前路灯已安装完毕。三是协调资源实施公益项目。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团县委充分发挥希望公益服务的优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群众所需、所盼问题。通过与大连理工大学协调对接,向芹菜塘村委会捐赠图书3000余册,向核桃坪小学捐赠被褥102套、洗衣机1台、除湿机1台;与青基会对接,在县人民医院为66名先心病患儿开展义诊活动;通过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爱心企业向龙陵县爱心捐赠45万元开展义诊活动,捐赠护眼电视6台,护眼灯760台;北京鋆砚影业有限公司向龙陵县竹箐完全小学捐赠50万元,用于学校运动场及附属工程进行提升改造。四是助力青年创业就业。深入青年群体,积极开展“梦在远方·路在脚下——共青团与你同行”、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帮扶活动,共发放青年创业贷款43户,带动青年创业50余人。持续抓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截至目前,完成了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考试,解决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